從 2016 年至今,國家不斷加大對課外培訓行業的規范整頓力度,相關整頓政策頻出。到了今年剛過去的兩會,更是出現了各種關于校外培訓機構的"特殊"提案。在不斷推出的新政策下,小學課外教輔又將如何發展呢?今天就讓小編給大家分析解讀一下。
教育主管部門針對課外培訓頻出新規,對相關機構有何影響?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校外培訓機構培訓內容不得超出相應的國家課程標準,培訓進度不得超過所在縣(區)中小學同期進度。培訓時間不得和當地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沖突,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業;嚴禁組織舉辦中小學生學科類等級考試、競賽及進行排名;校外培訓機構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校外培訓場所要符合安全要求,同一培訓時段內生均面積不低于3平方米。
為了減輕家庭對于孩子作業輔導、課后接送等問題的壓力,從2018年開始,南京、成都等地部分開始實行校內延時放學服務,2021年,延時放學似有普及之勢,但這些是否意味著校外的教育創業空間不存在了呢?
就眼下來看,相關政策的出臺,會讓當下一些僅靠課后托管、課程單一、沒有核心競爭的傳統校外機構的發展受到以下三個方面的約束:
一是因為成本相應增加:將學生數量和教學面積綁定,課外教育機構不免要增加場租費用,同時又明令禁止不能聘用在職教師,還明確要求教職資格,意味著機構要從有限的師資池里搶人,人員招聘成本也會面臨上升。
二是經營上受到一定的規制:教學進度的一致性要求使得機構失去不少獲客優勢,而且舉辦競賽活動來做品牌推廣的方式也被叫停,這對機構無異于一記猛擊。而校內托管的推出,很大程度減少校外機構的生源。
三是失去部分“現金流“優勢擴張受制約:學費不可超出當期,讓原來動不動可以收一年學費的資金流變得不再那么寬裕,且開設分校還要重新審批,從籌備到業務營收的整體周期將會變長。
但是,這些政策的出臺,反而為一些大品牌、有核心競爭力課程、有相當口碑及客戶積累的機構帶來新的發展契機,這又是為什么呢?
教育的本質、供需的多樣性,讓課外培訓仍然存在極大發展空間
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如此頻繁推出教育新政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的負擔以及減輕孩子學習上不必要的負擔,將必要的時間還給家長和孩子,讓他們根據自身的水平、興趣愛好以及發展需求去做更有針對性的安排。
教育是給孩子一套成才的方法。孩子成才必須要解決遺忘曲線問題和熟能生巧問題。但是,這個問題放在哪里解決呢?很顯然,不是在學校,就只能在家里,兩者都不是,就只能在機構。因為,基礎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是孩子更進一步掌握自主學習方法的基礎,更是今后走向自我學習、終身學習的前提,只有文化知識扎實,孩子才能更好的獲得成長。
再者,孩子是有差異化,一定要因材施教。孩子的天性、后天環境、自帶的學習習慣等相差很大,有的可能一點就通,有的可能需要反復訓練,所以要區別對待。
一直以來,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根本原因孩子是他們的個體學習需求在學校得不到滿足。首先,不同省份、不同城市、不同縣區、不同學校、不同班級、不同老師他們的素質和能力都不均衡,不可能給孩子提供均衡的教育服務。再者,不同孩子天性、后天環境、自帶的學習習慣等相差很大,均衡的教育服務也不會產生均衡的結果。第三,不同的家庭對孩子的期望不同,所需要的教育服務也是千差萬別,均衡的教育無法滿足所有家長的需求。最后社會的需求也是多樣化的,均衡教育也無法滿足社會需求的多樣性。供需的多樣性讓課外教輔機構仍然存在極大的發展空間。
校外教輔機構應強化自身素質,為孩子的多元發展創造更多增益
為了響應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既要讓學生減負、又要讓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很好發展的號召,校外機構應該做好“校內教育的有益補充”這個角色,從國家的教育大政方針出發,就應該是立足培養綜合性素質人才、尊重孩子個體發展。
在不斷推出的教育新政的影響下,只是單一的午托和晚輔服務的機構市場將越來越小,會逐漸退出市場;但需求和需求的多樣化依然存在、因為孩子和家長需求還是多樣的;有的注重餐飲,有的注重環境,有的學校資源有限等等。如上分析孩子學習和接受教育的基礎問題依然存在。
抓住教育核心、回歸教育本質的教育機構,市場反而會越來越大,會越來越好。
原因在于,一方面魚龍混雜中渾水摸魚、競爭力不強的部分機構退出市場,市場競爭減少,價格提升;第二、因為知識具有累積性,現在欠的越多,將來出現的問題就越多,甚至積重難返,所以會有一個集中爆發期;第三、市場優勝劣汰,競爭會相對減少,此時客戶的粘性會變高,機構有足夠的成長時間和空間,為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多樣化教育產品合作是校外教輔機構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因為社會和家庭對孩子要求和期望越來越多,同時學科之間可以互相促進。深知這點的祝博士教育,利用8年深耕課后教育的經驗、技術和資源,定位做學校、孩子和家長的課后教育家,全面服務小學生的課后教育發展,讓學校、家長和孩子無后顧之憂地發展孩子的綜合素質。
經過5年打磨,祝博士在2020年正式推出全新升級的課程產品《三好班》?!度冒唷啡嫒诤狭顺R幫磔o、知識點鞏固提升、素質課程、順心課程,解決孩子學習動力、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的問題,從根本上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
祝博士《三好班》圍繞課內知識,結合大語文、大數學、大英語等綜合素質發展的方向,融入了書法、美術、STEAM、小記者、心理建設、戶外拓展等課程,多角度、多形式夯實孩子課內文化知識基礎,達到熟能生巧,通過體系化的課程設計,幫助孩子在學習能力、文化、知識、素質等方面相互良性提升。
《三好班》不只是單純的鞏固孩子學科知識,而是一套完整的課后培訓和增益課程體系、或者說是孩子的課后教育解決方案。它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知識水平的孩子進行分層、個性化的教學輔導,將孩子的習慣培養、學科輔導、興趣養成、能力鍛煉和創造力啟發五大模塊進行有機、系統的整合,與校內教育互為補充,同時滿足家長和不同孩子的個性化需求。這樣一來,不僅避免了讓孩子在不同培訓班之間來回奔波,還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家庭教育支出的負擔。
真正好的校外教育與校內教育,必然是相輔相成、發揮各自長處和優點的,以更好地為每個孩子的終身發展提供科學有效的幫助為根本目的。而真正做到這點的校外教輔機構,未來也會有更好的發展。